2)第227章 太憋屈了(订阅啊!月票啊!)_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势的中国人压着打,也不能算憋屈。

  毕竟,那也是有守有攻,战况并没有一面倒,他们冒死躲在以同僚残骸垒成的掩体后的掷弹筒兵,也用疯狂而精准的榴弹让中方最少四个轻机枪火力点彻底哑火。

  但,十二挺大正十一年轻机枪在战斗开始后五分钟一一完犊子了是个什么鬼?

  不是被中方的掷弹筒给干掉了,而是自己坏了......

  战后,据及时跳入江中靠着一身好水性成为114师团侦察中队唯一幸存者香取真吾军曹的描述,他们携带的大正十一年机枪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接二连三的发生卡壳等事故,导致他们根本就无法对对岸中国人实施连续型火力压制。

  两个步兵中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战斗时间内,只能靠打一发就拉一次枪栓的三八式步枪和拥有着三十多挺轻机枪的中国人对射。

  那情形,用脚丫子想,都能想得出那个憋屈劲儿。

  不然的话,一人在黄浦江中顺流而下游出三十公里最终获救的坚强军曹,在说起这个的时候,怎会流出痛楚的泪水?

  最终,日本国内的武器设计专家们,根据大正十一年机枪的自身特点和当时的地理环境,给出了一个解释:114师团该部选择的作战环境,不对。

  凑不要脸......

  面对隶属于陆军本部的砖家们所给的解释,第十军的高层将领们只能用这四个字回敬。

  但事实上,日本砖家们真没说错,一语道尽其本质。

  因为,为了适应日本陆军基于战斗弹药保障方面的需要,小短腿砖家们可谓是开足了脑洞,研发了大量新技术,使得大正十一年机枪可以机步枪供弹用具通用,意思是步兵的五发弹夹都可以直接在轻机枪上使用。

  这其实是很前卫的思想,一箱子弹打开,已经装好的五发弹夹,步兵可以直接拿来用,轻机枪也可以拿来用,这样节约了大量装子弹的时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给步兵连续火力支援。

  但,这无疑使得机械制造极为复杂。

  而实战证明,枪械的结构越简单,可靠性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可靠性则越糟。

  如果说把这个时期的机枪做个类人的比喻,战斗民族的dp系列轻机枪就是个大西北糙汉,啥环境都能吃得饱睡得足极少抱怨干活也不怠慢;

  日耳曼人的mg系列轻机枪就是个训练有素的军人,军令但有所达,基本都能完成任务;

  日本陆军主力装备的大正十一年机枪,就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天冷天热刮个风下个雨,都得闹脾气。

  也就是说,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只有在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季节,并且在精心擦拭保养以及战斗烈度柔和的理想条件下,故障率才会相对低一些。

  而在这个江心洲,本身清晨的雾气就重,再加上不断被榴弹爆炸激起的沙子随风飘扬,恶劣的战斗环境让大正十一年机枪这个娇小姐就这么一一罢工了。

  失去了最宝贵的连续火力,抓住战机的中方那边很自然的就把轻机枪和掷弹筒火力对准了唯一有点反击能力的掷弹筒。

  再勇敢,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不是?就像一个勇敢的少年,面对作恶的流氓恶棍,勇敢的举起了自己的拳头,但往往最终的结局却是,在没有蝙蝠侠出现的时候,他只能蹲下身抱住头,任凭大棒狂揍。

  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并不因为勇敢而有改变。

  失去了指挥官,失去了机枪,失去了掷弹筒,失去了同僚,失去了很多的日军步兵们没等来蝙蝠侠,反而等到了恶龙。

  花费了足够多功夫,已经彻底将三艘炮艇揍熄火的中方火炮,将炮口调转了。

  十门躲藏在丘陵后的150口径迫击炮,向一群匍匐在沙地上不甘屈服的‘勇士’们,露出了狰狞的嘴脸。

  那简直就是步兵的末日。

  。入殓师灵异录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