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浮云易老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老娘当家做主,加上手上不富裕,更没零花钱给她,他老子的口头禅就是:谈什么都可以,就是千万别谈钱,谈钱伤感情。

  而且,她还装的特别乖巧,好对得起这伟大的‘父爱’与‘母爱’,特别是她老子,白发越来越多,哪怕是剃了光头,也跟个白头翁一样,她也实在不忍心再顶撞。

  这一切李老二却是茫然不知。

  李兆坤老俩口的身体越来越差,王玉兰中途还住院住了一个月,李和想接他们过来,可是没有一个愿意的。

  他无奈,只能多往老家去。

  何芳也表示支持,俩个孩子都慢慢长大了,都不在身边,她们俩也感觉孤独,愿意回乡凑凑热闹,特别是眼前春节,李览出国旅游了,李怡也没回来,她也实在不愿意过只有两个人的春节。

  李庄的这十年的变化是巨大的,家家基本都盖上了二层楼,李家的那二层楼,在村里已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毕竟总有后来居上的,比如像陈永强和李辉这种贼有钱的。

  李隆一家已经定居在省城,大大的宅子只有李兆坤老俩口,只有身体不好的时候,老俩口才愿意去省城住一阶段。

  “大孙子,今个春节回来吗?”王玉兰问的是段梅,连续两年的春节都没有看到李沛了,她很是想念。

  “年后才回来,”段梅现在俨然是一个城里人了,要不是和大伯子一家回来,她就直接把老俩口接到省城过春节了,现在生意越来越忙,她可没那么多的时间,“说是现在没时间。”

  李沛在新加坡大学毕业后,留在了香港,成了一名会计所合伙人,之后定居香港,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王玉兰嘟囔道,“家里好好的福不享,出去折腾个什么劲。”

  “人家看不上。”对于儿子,段梅不是没有埋怨,她实在想不到,自己俩口子辛苦一辈子,没日没夜挣来的家底,在儿子眼里怎么就成了没有前途的‘作坊式’的家族企业了呢?

  她曾经问过儿子,怎么样才愿意回来,李沛说,放权给他,她同意,但是当儿子提出解雇她老娘家的亲戚的时候,她忍不住了,儿子怎么可以这么没有人情味呢?

  当然,她也理解,毕竟儿子一直在外地上学,对家里的亲戚没有多少感情,她试图让儿子理解亲戚们的贡献,但是儿子说,亲戚们不走,账目不清不楚,他就没法科学管理。

  娘俩第一次发生了争执,然后儿子就这样负气出走,就很少再回家。

  “李柯呢?”王玉兰接着问大孙女。

  “不回来了,”段梅赌气似的说,“人家的翅膀也赢了。”

  李柯大学毕业后虽然回了国,但是回家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因为一个要管,一个不要管,也是经常冲突,还是少见面的好。

  “大了,我们还是少管吧,”李和笑着道,“没了她们,我们还不过年了?”

  但是这个春节,李家冷清的可怜。

  桌子上,李兆坤老俩口,李和俩口子,加上李隆两口子,只有六个人。

  “喝个什么劲!”李兆坤气的直接把酒杯砸在桌子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